视讯游戏提供最新游戏下载和手游攻略!

浙大教授:数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,新书即将亮相《朗读者》舞台

发布时间:2024-10-26浏览:69

今天给各位分享浙大教授:数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,新书即将亮相《朗读者》舞台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《小回忆(增订版)》 蔡天新 著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 2020 年 8 月出版

蔡天新,浙江台州人。曾是少年大学生,山东大学理学博士,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教授、求是特聘学者,提出了加乘方程和形素数的概念。他也是一位诗人、作家、摄影师,近作有《日内瓦湖》、《26城记》、《我的大学》、《里约的诱惑》、《带着数字和玫瑰旅行》、《数学简史》、《数学的故事》、《经典数论的现代导引》,主编《现代诗110首》(3卷)、《漫游之诗》、《冥想之诗》。他的作品被译成20多种语言,并有英、法、西语等外版著作近20种,先后受邀参加法兰克福、蒙特雷、加拉加斯书展和30多个国际文学节。

蔡天新在上大学的路上第一次见到火车,如今足迹已遍及中国每个省份,此外还曾游历埃及、巴比伦、印度、波斯、希腊、腓尼基、迦太基、玛雅、印加等在内的110个国家和地区。纽约、巴黎、剑桥、洛杉矶、利马、内罗毕等城市举办过他的诗歌朗诵会。他的摄影展也曾在深圳、杭州、南京、上海、郑州、天津、休斯顿等地举行。

2013年和2019年,蔡天新获得贝鲁特 Naji Naaman诗歌奖和达卡 Kathak诗歌奖。2018年,他的著作《数学传奇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,并受邀参加央视“朗读者”节目和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。

左二为蔡天新

蔡天新小时候跟随母亲,在七个村庄和一座小镇生活、上学,这一经历相当独特,《小回忆》的写作也受之影响。这是一本自传性的书,写作时就好似揭疮疤,只有揭开这些伤疤,孤独或忧伤才显得真实。对一个作家来说,真诚与温暖的笔触同样重要,也同样可靠。在蔡天新看来,假如一个人的童年形单影只、乏善可陈,可以通过回忆和写作,使之充实丰盈,获得百感交集的温暖。

1974年秋天,蔡天新在黄岩中学校园内留影

在这部作品里,童年蔡天新的敏感细致和柔软内心令人印象深刻。这种敏感和柔软,伴随着他的整个成长过程,给写作源源不断地提供体悟和灵感,尽管在现实生活中,它会带来困惑。他以幼小的年龄,记住许多细节的东西,譬如时间、地点、人名、事件甚至人物表情等等,历经多年,都没有破碎或消逝。

书中提及已被拆除的黄岩老钟楼,曾是县城的地标。

蔡天新文章《远游》

远 游

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

——孔子《论语·里仁》

1978年10月3日凌晨五时许,母亲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背重重地敲响了我的房门。那是黄岩中学的一间教师宿舍,坐落在一幢砖瓦砌成的两层楼房里。那时候县城里很少有带厨房和卫生间的公寓,我们住在一组有五个房间的单元里,中间有一个十几平米的公用客厅。确切的说,是公用厨房。没有卫生间,也没有水槽,一扇朝北的木门作为五户人家的共同出口。母亲住在隔壁,就是以前父亲住的那间屋子,我的那间是临时借来的。母亲为了送我上大学,特地从十几里外的江口中学来到县城。

等我洗漱完毕,母亲已做好早餐,泡饭加豆腐乳,还有番茄炒鸡蛋。想必已惊动隔壁的三户人家,好在头一天晚上我已经和他们打过招呼,并相互道别。稍后,父亲也下楼来了,他住在隔壁那幢楼的二楼。由于我的到来,加上他不定期发作的支气管炎和哮喘病,半年以前,学校又分给他一间木地板的屋子,比原先那间要大几个平米。那时候,离开他“右派”平反还有一年,这不能不说是领导的一种关怀。在此以前,父亲一直住在楼下那间阴暗的石板地屋子里。

到了启程的时刻,天刚蒙蒙亮,父亲和母亲送我到车站。在我的记忆里,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到了一起,虽然这段距离只有三百来米,我却感到很长很长,或许这是心里的一种愿望使然。出校门时,我们叫醒了门卫,然后向右走过一座石桥,我最后望了一眼桥下的南官河。这条湍急的河流是我们夏天游泳的地方,有些勇敢的男孩就是从那桥上跳下,游进黄中校园的。如今,黄岩中学早已搬到西郊,这条河仍在我的记忆里流淌。

到了车站,候车室里已经人声鼎沸,连大厅两侧也排满了叫卖茶叶蛋和橘子的小贩。墙壁上有两张公告牌,一张写着目的地城镇的名字和里程、票价,另一张写着发车时间和车次。那最上面的一行早已经被我熟记:杭州,三百二十四公里,七元八角。那时去杭州每天已有两辆班车,我坐的是六点钟出发的头班车。

轮到我们排队了,乘客们秩序井然,我提着一只旅行袋和一只没有滑轮的行李箱。电铃响了,音量比江口中学的上课铃还足呢。终于,汽车开动了,母亲没有流泪。在我的记忆里,她只在生气时回忆往事才会流泪。父亲站在稍远的地方向我招手,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为我送行,因为一年以后我回到故乡,他已经患上了不治之症。

虽说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,孔老夫子就曾教导过:“父母在,不远游。”这句话广为流传,以至于我们无法分清,是孔子的语录还是古老的习俗在先。反正,古时候的交通和通讯都很不发达,常年在外的人,捎个信儿回家都困难,不管是经商的还是求取功名,一旦做了他乡的孤魂野鬼,痛断心肠的是家乡二老。而一旦二老有个不测,做儿女的即使得到消息,也未必能及时赶回家中。这样一来,孝敬父母的人就不远游了,慢慢地就墨守成规。可是,孔子这句话后面紧接着还有另外四个字,“游必有方”。 意思应该是,“如果要出远门,必须要有方向和目的”,或者说,“一定要告诉父母亲是去哪儿。”也就是说,即使父母在,孔子也并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明确正当的目标时外出奋斗。事实上,盛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便使得千千万万的读书人离家远行,而那项制度是每个朝代的社稷大纲。对于如今的大学生和年轻人来说也是如此,只不过他们的交通工具比起从前大为改观了,因此远游也变得更为容易和快捷了。

我长大以后,明白了一个道理,远游不仅是为了到达一个目的地,其游历过程本身也极富意味,有时甚至更为重要。这后面一条,孔老夫子可没有教导过。自古以来,远游无论对于智者还是诗人来说都非常重要,那也是他们捕捉灵感,产生思想火花的源泉。在孔子去世一个半世纪以后,楚国的屈原写下了《远游》,并发出了“惟天地之无穷兮,哀人生之长勤”的人生感叹,此处的“勤”意思应该是勤苦。后来,他干脆让自己的身体在汨罗江上流淌。受屈原影响,唐代的陈子昂在《登幽州台歌》中写道,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”。再来看看古希腊的那些智者。大约与孔子同时代的毕达哥拉斯曾在腓尼基、埃及和巴比伦一带漫游数十年,学习东方的智慧并悟出了许多道理。最后,他漂洋过海来到亚平宁半岛,在那里广收弟子,办起了一个秘密社团,成为希腊哲学和数学的摇篮。有意思的是,毕达哥拉斯研究数学是“为了探求”,而“计算”一词的原意则是“摆布石子”。此外,毕达哥拉斯学派还发现了音程之间的数的关系,奠定了和声学的基础。

到了雅典时期,更是人才济济。柏拉图出身于显赫家庭,但在他的导师苏格拉底死后,即离开了雅典,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漫游,先后游历了小亚西亚、埃及、昔兰尼(今利比亚)、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。返回雅典以后,柏拉图创办了一所颇似现代私立大学的学园,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,包括大数学家欧几里德,这所学园居然奇迹般地存在了九百多年。柏拉图死后,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也开始了漫游,回到雅典同样办起了一所学府,取名吕园。

反观孔子,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,作为私人讲学的开风气之人,一直忙于仕途和传道授业。三十多岁时因为国难,才逃到邻近的齐国,两年后返回鲁国。等到了五十五岁,孔子又在倍受冷落的情况下离开鲁国。他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,为的是能遇见赏识他的君王,却一路碰壁。直到六十八岁,他才在弟子劝说下回到故乡鲁国。

我们可以说,孔子一辈子脑子里所想的并非远游。幸亏他在追求功名的同时,做了不少学问,修《诗》、《书》,定《礼》 、《乐》,序《周易》,作《春秋》。加上战国初期那部辑录孔子及弟子言论的《论语》①,他在不经意间奠定了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地位,并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。

进入20世纪以来,随着交通工具的革新,人们的行动更加自由了。以英语诗人为例,庞德和艾略特从美国断然移居到欧洲,而奥登和迪兰·托马斯则频频从英国抵达美洲。在他们之后,休斯和普拉斯这对异国的金童玉女转辗于大西洋两岸,直到一方拧开一只煤气瓶。而伊丽莎白·毕晓普则不满足于这样平凡的线路,一次次地穿越赤道线去往南美,还把自己的诗集起名《北方,南方》。至于没有语言束缚的艺术家,更是自由自在地放逐自己的身体,被誉为20世纪“西班牙三杰”的毕加索、米罗和达利均在青年时代抵达巴黎。

这一切,当然不是懵懂少年的我所能知晓的。那时我既未读过一首现代诗歌,也未看过一幅现代绘画。我对数学的了解也仅限于中小学的教课书和油印的高辅材料,只知道“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”(泰勒斯定理)和直角三角形的毕达哥拉斯定理(中国叫勾股定理②)。甚至,题记里的孔子名言也未曾听到完整版。仔细算起来,我踏上远行之路的那一天,离开我写作第一首诗尚有五年零八十八天;而离开我跨出国门开始真正的漫游,尚需要又一个十五年的光阴。

漫 游

我在五色的人海里漫游

林间溪流中飘零的一片草叶

一切都是水,一切都是水

时间自身的船体掉过头来

顺着它蜿蜒的航线而下

一座白柱子的宅第耸立在河岸

斑鸠的飞翔划破了天空的宁静

远处已是一片泛紫色的群山

多年以后,我曾乘火车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上漫游。当我来到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湾时,写下了这首诗。的确,无目的地远游到一个地方,就变成了漫游,那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。在这首诗里,我虽然身处“民族大熔炉”的美国(五色的人海),流浪的线路却是一条河流(蜿蜒的航线),或许她就是故乡的南官河或东官河。而那座白柱子的宅第意味着什么呢?是曾经的一座旧居,还是通向未来的一个路廊或驿站?这连我自己都难以分辨,也无需分辨。

太阳渐渐升了起来,露水很快消退了。秋天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浙东大地,这段如今只需三个小时车程的路途那会儿足足需要开上十二个小时。可我一点都不嫌它长,在抵达三门的高枧之前,这条路恰好是我幼年时随母亲去象山南田看望外婆走过的。虽然相隔了十五年,但道路两侧包括村舍和田野在内的景色没有变化。汽车离开天台以后,翻山越岭来到绍兴的新昌,我们在一座叫拔茅的小镇用午餐。几年以后,我忽然发现一个秘密,假如用两座县城的首字命名这段跨越地区(那时地区已改称专区)的省道的话,那应该叫“天新公路”。

不到一刻钟,我们便过了越剧的发祥地——嵊县。下一个县治是上虞,那是连接浙江两大名城杭州和宁波之间的通道。“瞧,那是铁轨!”“瞧,那是火车!”我生命中两个迷人的瞬间,竟然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一闪而过。多年以后我才知道,上虞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出生地,也是东山再起的东晋名相谢安晚年的隐居地。正是对这两位前辈的敬仰,李白青年和壮年时代两次来越(浙)东游历,写下了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等名篇。而天姥山恰好在我适才经过的新昌,从天台绵延至嵊县的边界。

前面就是鲁迅的故乡绍兴了,那是教科书里多次出现过的地名,我的脑海里不由浮现出闰土、祥林嫂和阿Q的名字,而大禹陵、兰亭等古迹则不为那时的我所知。果然是名不虚传的水乡,一座座石板桥架在湖上。司机开足马力,全速前进。写到这里,我想安插最后一段逸闻,那是有关清代绍兴秀才李慈铭首次进京的故事。

1859年,即达尔文发表进化论、狄更斯出版《双城记》的那一年, 二十九岁的李慈铭第一次进京。在李氏死后出版的《越缦堂日记》③里,描述了次年英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,并详细记载了他当年进京的具体行程,摘录如下:二月末出发,一日抵杭州,三日至嘉兴,六日到上海。盘桓约二十天后再度出发,第三日抵苏州,再过十日抵无锡,又过十日抵扬州。接下来,经淮安、渡黄河、过德州,抵京时恰好是五月中。一路上悠哉悠哉,果然李氏也是后来发力,不惑之年中了举人,而考上进士时,他已经年过半百了。

恍惚之间,我已经跨过钱塘江,那座千年古寺六和塔和《语文》书里提到过的蔡永祥纪念馆在左侧闪过。经过虎跑路,两旁高大整齐的树木映入眼帘,多年以后,我每次驱车路过这里,时常会忆起当年。再往前,美丽的西子湖近在咫尺。我将在省城停留两天,然后乘坐梦寐以求的火车,经过一连串遐迩闻名的城市——上海、苏州、无锡、南京……那会儿,我对自己的前途漠不关心,压根儿没有考虑过将来。与此同时,过去的岁月也被搁置脑后,我仍然是一名不谙世事的少年,需要磨砺、机缘和奇遇,才能找寻到通向未来的道路。

①1594年,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《论语》译成拉丁文,随即又被转译为意、法、德、英、俄等文字,在欧洲广泛传播,孔子也成为在迄今为止在西方最为驰名的中国文化名人。

②“勾广三,股修四,径隅五”的陈述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周公与大夫商高的对话中,故称商高定理,后来周公后人荣方和学者陈子给出了完整的定理,但毕达哥拉斯独立发现并率先给出了证明。

③李慈铭(1830-1894),晚清学者、作家。他的《越缦堂日记》记载了从咸丰到光绪四十年间朝野见闻和游历等,1920年由其忘年交的同乡蔡元培等助其出版。

内容整合:浙江大学微讯社 孔祥思

用户评论

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

一直很喜欢浙江大学数学系的老师们,讲课又认真又风趣!这篇文章让我更想去了解一下这个教授的新书了,期待能开阔视野。

    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浅巷°

我记得他读诗的片段是在《朗读者》里看到的,感觉很有艺术感。数学和艺术本就有一丝关联,想看看他是怎么把两者结合起来的,也许会有不一样的解读!

    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江山策

浙江大学确实人才济济,这位教授能同时掌握数学和艺术,实在让人佩服!期待他的新书能够让我对这两者间的交织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
    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涐们的幸福像流星丶

上过《朗读者》,那节目我可是看了所有期数啊!这教授真的是太厉害了,还能写出数学类的书籍? 我觉得这种跨学科的结合非常有意思,我会去关注他的新作!

    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你的眸中有星辰

这个标题让我觉得很有趣,我一直以为数学和艺术是相隔的两件事。想看看这位教授是怎么把这两者融为一体的,期待看到一些新的观点。

    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哥帅但不是蟋蟀

说实话有点看不懂,我不是很了解数学和艺术的关系,但能上《朗读者》一定不是简单的理论著作吧?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新鲜的感觉!

    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无望的后半生

真是厉害的人物!既是数学家又是艺术家,佩服这种人才的跨学科融合能力。要看看他新书里有什么有趣的见解,期待能让我对这两个领域有更系统的理解!

    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经典的对白

浙江大学的这个教授,之前看过他在《朗读者》上演绎的那一段诗朗读非常打动我,现在知道他还写数学方面的书籍,感觉很有趣。也许书里会有更多的感悟和思考,会去看看这本书!

    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■□丶一切都无所谓

我一直觉得数学太冷冰冰了,没想到能结合艺术创作,这个教授真是太酷了! 看到标题我心动了,很想了解一下他的新书内容,也许我的想法会被颠覆!

    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箜篌引

《朗读者》上的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现在才知道他还写书? 数学和艺术结合在一起真的很有创意,期待能从这本书里了解更深层的意义!

    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站上冰箱当高冷

这位教授确实厉害啊,数学家和艺术家两者的身份在他身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。 新书一定会有很多创新性和思想深度,我会好好阅读!

    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
花菲

浙江大学的老师真是又多才多艺! 我喜欢看这种跨学科的创作,期待这本书能带来一些新鲜的视角和想法,让我对数学和艺术的世界有更宏观的认识。

    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命运不堪浮华

我觉得标题挺吸引人的,但我不太了解数学方面的知识,感觉这本书可能我理解不了。

    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最迷人的危险

数学是精确的科学,而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,两者之间的结合会让人耳目一新! 想知道这位教授是如何将这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。期待他的新书能够带给我新的启发!

    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千城暮雪

我一直认为数学和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,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。 很想知道这本书里会有怎样的内容,也许能让我对这两个领域的联系有更深的理解。

    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
余温散尽ぺ

上过朗读的浙大教授写了数学书籍?感觉有点奇怪,不过我还是挺好奇他的思路和创作理念, 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些新的惊喜!

    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来自火星球的我

我对数学没有太多兴趣,所以对这个新闻有点懵圈。不过既然是《朗读者》上的嘉宾,肯定是有很多故事可以分享,也许我会去看看这本书的中文简介,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吸引我的地方。

    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热点资讯